美国与中国热门新闻资讯,美国与中国热门新闻资讯对比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国与中国热门新闻资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美国与中国热门新闻资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北斗与美国GPS实现信号兼容,我们的导航系统会变得更准吗?
这个问题,要看从哪个方面去讲。角度很多。观点也会很多。
比方说,我们先站在民用实用性讲。北斗和GPS兼容,那么对于刚刚处在发展阶段的北斗卫星,可以让中国北斗慢慢的走进我们的国民生活。同时GPS是一个成熟的,且也是有一定年龄的卫星系统,再加上GPS系统的应用,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用的频率也在扩大,那么本身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卫星系统,反应问题,准确度,至少对于日益发展的中国来说,显然不一定足够。那么北斗卫星恰恰有出来晚,技术新的优势。但是问题也会慢慢浮现,所以中国在替代GPS之前,必须要有一个漫长的接替过程。
至于说更准的问题,这是个技术问题,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卫星技术是在不断追随美国的。但从现在而言,还是不能完全代替,至少15年内美国卫星依旧是主体。由于国内绝大多数汽车,船舶都是以GPS为主,短时间要求国内代步产品使用北斗也很难。
首先北斗卫星初期成型还有一段时间,同时与国内代步工具的厂商的谈判,需要的时间也很长。所以北斗卫星的路还很长。
因为设备技术的原因,北斗与GPS信息的兼容不存在说更准的问题。而是信息的处理载体增加罢了。可以通过加快信息的处理使得GPS的导航更为及时。
更准的说法应该是信息的更新,及时的处理替换原先的错误信息。
这也是为什么汽车每次都要更新导航系统的地图。不是准不准,是信息是否更正。卫星只是定位。但位置准不准确,这是你汽车导航地图是否更新罢了。
最后小学者啰嗦一句,现在是信息时代,而我们日常的电话,网络交流,GPS,无一不是信息交流的产物。信息没有准不准的说法。(ಡωಡ)hiahiahia
本文来源 澎湃新闻
2O17年11月29日,也就是前几天,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王力主席与美国国务院乔纳森·马戈利斯助理副国务卿在北京举行了中美卫星导航会晤。
在王力主席和乔纳森·马戈利斯助理副国务卿的见证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冉承其主任与美国国务院空间和先进技术办公室戴维·特纳副主任签署了《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
声明表示,两系统在国际电联(ITU)框架下实现射频兼容,实现了民用信号互操作,并将持续开展兼容与互操作合作。
中美卫星导航合作具有广阔前景,加强北斗与GPS系统间合作,将会带动诸多领域的创新发展,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集成了传感、自动化、定位追踪和数据处理等智能化技术。这一“国之重器”,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信息基础设施,是推进我国信息产业升级换代的核心发动机。
就在上个月,11月5日,北斗三号首发双星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火箭与卫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抓总研制。
北斗三号首发双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它们的成功发射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进入“最后一步”。
北斗作为世界上唯一的由3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导航系统,未来除具备导航、定位、授时等基础功能,还将增加搜救、全球位置报告、星基增强等拓展功能。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在农业、海洋渔业、民航、交通运输、应急救援、防灾减灾、燃气等各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并逐渐进入大众生活。
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首发双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
1983年,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计划正式提出。2000年迈出“第一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
2006年《中国航天白皮书》正式宣布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即将部署,2007年发射第一颗“北斗二号”卫星,我国开始正式组网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第二步”发展战略中,我国建成了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
“第三步”的目标是到2020年前后,建成由30颗左右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即北斗三号。
北斗卫星发射记录一览表
本文图片均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微信公众号
我是武器风暴眼,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2017年11月29日,中美签署《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这项事件标志着,中国北斗和美国GPS将在民用信号领域实现射频兼容。注意!只是在“民用”领域。那么,为什么要与GPS合作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争取频率资源,将北斗做强
国际电联有一个规定,也就是卫星导航的频率必须在L波段的一个有限范围内,而这个资源也是有限的,只能是谁先到谁先得,后来者想争取资源只能跟先到者协商。而在卫星导航领域,GPS可谓一家独大,我们的北斗起步比较晚,争取到的频率资源极其有限。因此在2015年底,中美通过协商,在不影响GPS的前提下,北斗可以共用GPS发送信号的频段。
整合导航资源,将北斗做大
众所周知,当前有四大导航系统:美国的GPS、中国的北斗、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欧洲的伽利略。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如果能将这些导航系统进行整合,那将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而联合国就想干这么一件了不起的事,2006年就成立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目的就是促进各导航系统兼容互通。为适应这种趋势,北斗已经展开与GPS、格洛纳斯导航系统的合作。这既是适应趋势,也是发展战略。
为用户谋利益,打出北斗影响力
大家知道,接收机只有同时联上4颗卫星,才能实现定位。目前,中国北斗才29颗卫星,还不能对全球实现全覆盖。现在北斗与GPS实现互操作,那么用户就可以同时接收两个系统的信号,在定位上,其稳定性与精度会更稳更准。
大国“重器”,北斗在军事领域当自强
北斗,最重的意义是对于巩固国防。以往,美可以很任性地在某一个区域关闭自己的GPS,让一些武器或者国家变成“瞎子”。一旦北斗系统投入运行,美这绝招将成为历史。所以,护国重器,绝不会轻易示人或与人合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国与中国热门新闻资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国与中国热门新闻资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