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相关新闻资讯,中科院相关新闻资讯网站

综合资讯网 0 2025-01-13 00:19:02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科院相关新闻资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科院相关新闻资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颜宁对“中科院杨辉学术不端”的发声?

对于学术不端问题,人人都可以发表意见,自然也就包括了颜宁。

中科院相关新闻资讯,中科院相关新闻资讯网站

颜宁,是结构生物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同时也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 。

她的成就,自不必多说,大家上网查一下,也就知道了。

她对学术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反对一切形式的造假!

据媒体报道,7月2日,加州大学付向东教授实名举报中科院上海神经所杨辉教授学术抄袭、造假。

7月9日,杨辉通过相关媒体表示,承认未与对方沟通,并表达歉意。

目前,中科院上海神经所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调查。

7月17日,颜宁就此事在微博中发表看法,她说:

对学术不端事件处理得越公开、越清晰,人们去触犯这些道德标准的可能性就越小。不对这些事进行认真公开的处理的话,再多的学风建设和学术规范教育都是徒劳。

我们从颜宁的话语中,可以得出如下几点信息:

【1】对待学术不端事件,应该公开处理,清晰化处理,不可掖着藏着,更不能含糊其辞,存有包庇思想。

【2】处理的结果越公开、越清晰,人们再犯此类错误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3】若想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术规范教育的质量,就必须要认真公开处理学术造假事件。

【4】痛恨一切学术造假行为,且必须要严惩!

结束语

学术造假,是可耻行为,必须要严厉打击!

前段时间,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涉嫌造假一案,已说明学术造假之风刮向了小学生,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歪风邪气,必须要禁止,且刻不容缓!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我们支持颜宁,呼吁从重从快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不端,是为学问人的耻辱。它破坏了学术界的风气,影响了国家声誉,损害了公平竞争氛围,这样的人不配为学人,这种风气应该刹,必须刹,而且要从严刹,从快刹!

学术不端的人,不仅仅是学术问题,是做人的品质问题,道德问题。一个人为了求名竟然无耻如斯,倘为了活命,岂不要越货杀人?

应当理智的看待!

倘若杨辉真是“学术不端”,那不仅是颜宁,任何有能力的内行都可以“发声”!这是对科学的敬重,也是对“不端”之人批叛和揭穿。

这里单单要列出“颜宁发声”,是不是有几个意思?或想“隆重”表明“什么”?有些人总爱拿入了什么么藉的人来说事,好像不这样不能表明“隆重”。说白了,这是变异的“祟洋媚外”。

中科院的楊辉确“学术不端”,无论中外那个人发声都是尊重科学、秉持正义的理智选择。

你我都可以发声,何况颜宁呢?学术不端问题是影响科技进步的毒瘤,必须要人人喊打才行,否则又如何鼓励更多的踏踏实实科研的人去奋斗呢?

7月2日,加州大学付向东教授实名举报中科院上海神经所杨辉论文抄袭和科研造假的行为,看过当时新闻的朋友应该知道该教授还是一名80后,在7月9日杨辉也通过媒体承认了未沟通,并表示抱歉。目前,该所正在调查。

对于这件事,大家的评论几乎都是一致的,认为年轻学者不应该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浮躁的心态是做不好学术研究的,而且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也不利于科研的突破与创新,更是带坏了学术氛围,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势必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让更多踏实科研的人心态失衡。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兼职教授颜宁,在7月17日在个人自媒体公开表示,对于学术不端的处理越公开,越清晰,大家去触碰底线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如果不公开处理的话,学术研究的那些规矩都是形同虚设。

我认为颜宁所说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中科院上海神经所对于杨辉教授的调查结果是否公布,如何处理等问题,必须要公开出来,内部的通报和处理不足以消除社会的关切,因为这些问题在学术圈内的不良影响是持续存在的。

所以,我支持颜宁的看法,虽然颜宁本身在美国工作也存在争议,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就事论事,大家觉得呢?

感谢悟空问答小秘书邀请。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

颜宁是山东人,山东人的一个特点就是率直,这不,虽然已经到了美国,颜宁仍然关心着国内的学术圈,7月17日颜宁对中科院杨辉教授涉嫌学术抄袭、造假发声:

学术不端事件处理的越公开、越清晰,人们去触碰这些道德标准的可能性就越小。不对这些事就行认真公开处理的话,再多的学风建设和学术规范教育都是徒劳!

颜宁说的有道理吗?非常有道理,叶秋完全赞同,但目前看来,这可能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看看韩春雨,怎么看都属于学术造假或者欺诈,但结果呢,他竟然没受到任何处罚,只是不再担任火速提拔的河北省科协副主席、5000万基金收回而已!对比国外对同类事件的处理,就知道国内为什么学术抄袭、造假泛滥了!

原因是什么,就是像颜宁说的,因为不够公开、不够清晰,还记得饶毅的公开实名举报吗?还记得清北复开里的某个校长的团队被举报用图问题吗?很多人都不记得课,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时的热点已经没有人关心了,事情到底是怎么处理的,没有受到处罚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有处罚的话,处罚是什么,什么都没有?

还记得复旦女博士吗?还记得那个副教授吗?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没有一个公开、清晰的处理结果,这可能就是学术造假的土壤。

这种环境是有原因的,套用鲁迅的话,我不禅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因为大佬明白,大家都在圈里混,谁的身上可能都不是那么干净,说不定他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放过别人可能就是放过自己。

小行星要来了!春节期间飞掠地球,还能安心过年吗?

小行星要来了!不会影响中国人过年。它也来不了,既然来了也不会把中国人怎样。万物都有定律,一切事物都是按着定律发展的。小行星也不例外。什么样的困难,都不会把中国人难住,吓倒。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会战胜一切困难。不管是天上的,还是地下的,中国人民都能战胜。中国都是阳光明媚的春天!

来不来都无所谓,对于我一个穷人来说活着也怪累的,要啥啥没有,一下解脱了更挺好。就是那些有钱人怕死啊!贪官污吏啥的,那还没玩够呢!还没享受够呢!死了不可惜了了啊!![擦汗][擦汗][擦汗][擦汗]

中国的科技到底有多强?

对于中国的科技实力,很多人都没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在我们生活当中,普通百姓对于中国的科技实力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只知道中国这些年的科技实力增长很快。甚至不少人认为中国的科技实力还远远低于日本。称日本的都是高精尖的技术,而中国的都是“山寨技术",“假冒伪劣"的技术。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在全球的科技实力排行中,只有美国算第一阶梯,而中英德日等几个国家属于第二阶梯。同时中国在第二阶梯中属于领头羊的位置,并且每年以超高速的增长向美国靠拢,现距美国仍有较大差距。


我为什么这样说?原因如下,看数据说话。

科技实力的判断主要有两个大方向:一基础研究 二技术应用。

一基础研究水平的判断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1自然指数 2研究前沿 3高引用研究者。

1自然指数

Nature Index 汇集了包括 Nature、Science、Cell 等 68 份顶级科研期刊的论文,反映了机构、国家及地区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排行榜以文章发表数量为主要指标,并对于作者贡献比例、不同学科分布进行了加权,最终得到 WFC(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 值进行排名。

中国排名第二(其中中科院贡献最大),仅次于美国。值注意的是前十国家里除了中国增长了13%外,其它国家均有所下降。


2研究前沿

中国科学院24日发布《2018研究前沿》报告和《2018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评估了世界主要国家在十个领域100个热点前沿和38个新兴前沿的研究活跃程度,并指出中国在前沿领域的研究活跃程度已经稳居世界第二梯队。

在整体的研究前沿热度指数中,得分排名依次为美国227.39、中国118.38、英国78.62、德国75.12等。


在138个前沿当中,各国热度指数排名第一的分布如下:美国82个、中国32个、德国6个、英国4个、其它14个。

从排名前三的前沿数来看,美国有118个。中国、英国和德国在这个方面比较接近,分别有54个、44个和40个前沿排名前三。

3高引用研究者

2018年的高被引研究者,Clarivate Analytics调查了2006至2016年十年期间发表和引用的论文,使用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确定引用排名的前1%。通过统计在21个大类中发表的高引用论文,来确定各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基本可以认为是各领域的领导者。

在这6078人次中,主要工作单位位于美国的是最多的,有2639人次。第二位是英国,546人次。第三位是中国大陆,482人次。第四位是德国,356人次。第五位到第十位是: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法国、瑞士、西班牙。

二技术应用水平的判断可以靠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

中国的专利量在这几十年里增速很快。在2015年,中国专利授权量正式超越美国。成为了专利第一大国。其中中国授权专利数为36万件,美国为30万件。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要想开拓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的话,专利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华为在各企业中专利数量以3369件稳居第一。

以上,中国的科技实力综合来看是稳居第二的。虽然与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不是随便取的)还有较大差距。但是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中国与第一阶梯(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与第二阶梯(英德日法)的差距越来越大。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科技水平一定会位居世界之巅,引领人类的科技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我国一直践行的发展真理。我们都知道西方国家的每一次崛起,无一不是伴随着一场产业革命的发生,十六世纪十七世纪的英国凭借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的经济中心;而19世纪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从德国的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开始,使德国成为了19世界末期到20世纪初期的科技强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后,美国人在原子能、计算机、生物、航天等技术的突破和实践,使美国成为了自此之后的新的科技强国,世界经济强国。我国在近些年在科技研发上面的经费和投入都十分巨大。

我国目前在科技研发支出排名中仅次于美国,2016年美国的科技支出约5100亿美元,排在世界第一,我国的科研投入约2300亿美元,紧跟其后。并且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投入正在以每年约20%的速度在快速增长,以这个速度计算到2025年前后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就将超过美国。

在发展科技的人才培养方面,我国目前在高等教育方面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美国有43所世界一百强大学,英国和德国加起来有24所,中国的世界一百强大学只有五所,这份排名还是根据教学实力进行的排名,如果按照科研实力进行排名,那么中国的世界百强大学只有清华和北大两所,与美国的差距十分明显。

近些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也发展迅速,2016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为126万份,排在世界第一,美国和日本分别以52万和46万排在第二三位,但是我国的专利有效授权量只有32万,转化率只有25%,而美国的有效授权量有28万,日本有29万,转化率达到了54%和63%。这也意味着在将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我们还做的不够好,也意味着大多数的专利都没有实际作用。

目前,中美都是全世界经济最为活跃的国家,一个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的科技实力都在进步,目前我国虽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成果斐然,但是也不能忽视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科院相关新闻资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科院相关新闻资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有关巴西总统的新闻资讯,有关巴西总统的新闻资讯有哪些
下一篇: 看新闻资讯什么软件好用,看新闻资讯什么软件好用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