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关当地最新新闻资讯,友谊关最新通关消息

综合资讯网 0 2025-04-15 00:22:07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友谊关当地最新新闻资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友谊关当地最新新闻资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末和民国的铁路,中国修了多少里程,列强修了多少里程,列强修了铁路都窃占什么特权?

1、清朝时期

友谊关当地最新新闻资讯,友谊关最新通关消息

1876年,为了改善上海至附近吴淞港码头之间的运输条件,上海英商怡和洋行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但这条16公里长的路线在当时引起了巨大争议。通车仅一年后,两江总督沈葆桢即勒令拆除铁路,并将相关设备运往台湾,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这样荒废在台湾的海港岸边。为了解决开平煤矿的煤炭运输问题,清政府决定在唐山至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段由骡马拉行的铁路。至清灭亡时,中国境内已建成铁路9500公里。这个数字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比同样贫瘠的印度少了将近一半。

2、民国时期

1911 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铁路较之以往有了质的飞跃,之后,在日本侵华战争和一系列内战的影响下,铁路的扩张速度减缓,许多线路在冲突中遭到损毁。“二战”末期,这个泱泱大国可使用轨道总长仍停留在区区2.25万公里。整个民国时期,铁路修建了1万3千公里。

甲午战争后,各国在华投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争夺铁路权(修筑权、经营权、借款权)。

修筑铁路需要大量投资,这符合垄断资本向中国输出“过剩资本”,获得高额利润的需要;同时,可以夺得铁路沿线的大量土地和资源,进一步把贸易深入到中国内地,扩大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日本的《朝日新闻》曾经鼓吹说:“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他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操纵于铁路两轨,莫敢谁何。故大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之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则凡其地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人民,皆我俎上之肉。”这是“亡人国”而“亡之使不知其亡”、“分人土”而“分之使不知其分”的绝妙方法。因此甲午战争后十余年间,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目标是抢夺铁路修筑权和矿山开采权。

到1911年前后,中国已有铁路九千六百余公里,其中由中国自己控制的不超过7%,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占14%。

旧中国铁路在漫长而苦难的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末期、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党政府时期以及日伪的统治。在这不同的历史时期,统治阶级和统治者对铁路的重视和管理虽有不同,但都未能摆脱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铁路权益的掠夺,铁路的大权始终操在帝国主义以及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手里。

民国时哪些军阀出身绿林?

民国时期出身绿林的军阀非常多,最著名的自然是桂系和奉系的两位赫赫大帅:干帅陆荣廷以及雨帅张作霖了。但笔者今天要说的却不是这两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军阀,而是一支部队,一支起家班底全部来自绿林的部队:镇嵩军。

看过电视剧《白鹿原》的朋友想必对上图人物不陌生吧?这位电视剧中被称为“刘瞎子”的军阀,就是当时的镇嵩军领袖刘镇华。

刘镇华字雪亚,河南巩义人,出身于一个家境殷实的商人家庭。刘镇华自小学习旧学,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并考取过秀才,所以他的文化程度是很高的。1908年,刘镇华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了一名革命党人。

此时同盟会员在全国到处策动起义,身在豫西的刘镇华也是蠢蠢欲动,但苦于自己手底没有部众。刘镇华灵机一动,就想到了在河南嵩县一代出没的一一股土匪,这股土匪的首领叫做王天纵。

王天纵,字旭九,号光复,河南省伊川县人。清末,王天纵伙同关金钟、柴云升、憨玉昆等人啸聚嵩县附近的羊山一代,打家劫舍,占山为王,过起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绿林生涯,人称“中州大侠”。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革命党人刘镇华的策动下,王天纵率领部下攻打洛阳。但这伙乌合之众打家劫舍还可以,遇上正规军可就不行了。在清军的反击下,王天纵一败涂地,被迫撤回羊山。

此时,陕西革命爆发,在以革命党人张凤翙、张钫等人为首的“秦陇复汉军”集团的联络劝说下,王天纵和刘镇华率部西出潼关,在与升允率领的清军作战中立下了不少功劳,为陕西的独立可谓是出了不少力。

民国成立后,全国裁军,陕西也不例外,王天纵被迫率部东归河南。在河南督军张镇芳的安置下,王天纵率部驻扎在豫西靠近嵩山的洛阳、汝州一代。由于嵩山的缘故,这只部队遂被称为镇嵩军。

此后袁世凯对各地实力派采取调虎离山之策,王天纵被调入北京。老奸巨猾的刘镇华在与柴云升、憨玉昆、张治公等实力派的竞争中胜出,掌握了这只军队。

刘镇华在掌握了军队后对内部进行整顿,改变了这只部队的土匪习气。大大提高了镇嵩军的战斗力,镇嵩军从此成为一支严格意义上的正规军。这使得镇嵩军在此后的军阀混战中大放异彩。甚至在之后的抗日战争中,由武廷麟、姚北辰率领的由镇嵩军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也是屡挫日军。

在军阀混战中,刘镇华发挥了自己两面派的本色。他率领的镇嵩军先是投靠陕西督军陈树藩,在陈树藩倒台后马上倒戈投靠直系军阀吴佩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实力迅速膨胀。

1926年的北伐战争中,刘镇华率10万大军围攻西安,遭到守城将领李云龙、杨虎城的顽强抵抗。战斗持续八个月之久,使得西安饿殍遍野,一时成为人间地狱。

1926年11月,冯玉祥部将孙良成千里驰援西安,西安围城解除,刘镇华无奈败退。之后刘镇华再次发挥了倒戈本色,掉头就投靠了冯玉祥,但此次投靠刚刚与自己血战的死敌的行为却遭到部下的极力反对,部将柴云升、张治公、王振等人纷纷离队,镇嵩军实力大减,刘镇华再也无力与各路军阀角逐了。

此后刘镇华投身政坛,与国民党政学系打的火热,在政学系大佬杨永泰的推荐下,一度做上了安徽省主席的位子。1936年,在政敌CC系的策划下,杨永泰遇刺身亡。惊恐交集的刘镇华惶惶不可终日,以至于精神失常,令人不禁唏嘘。

抗战中,镇嵩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在太原会战、豫中会战等战役中表现不俗,是这只名声极差的军阀部队最光彩的时刻。

以上,就是镇嵩军这支出身绿林的军阀部队的全部历史。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友谊关当地最新新闻资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友谊关当地最新新闻资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天然水晶石的新闻资讯,天然水晶石有什么作用
下一篇: 怎样删除过时新闻资讯,怎样删除过时新闻资讯内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