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耻辱柱,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

综合资讯网 0 2024-08-30 18:02:06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的耻辱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的耻辱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耻辱柱到底是什么意思?

耻辱柱是西方国家用来惩罚罪犯的行刑的工具,把罪犯给钉在上面,以示世人。

历史的耻辱柱,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

这是一种很早以前就已出现的惩罚形式,到了现代,人们常常以耻辱柱的引申含义来形容某些非常耻辱的事件或物品。

关羽的土山被围,算投降吗?为什么他那么受后世敬仰?

在中国历史上,关羽是被成功塑造成神的人。特别是现在,关羽俨然成为很多行业摩拜的神。

关羽神的形象塑造,是与皇权分不开的。北宋道教盛行,宋徽宗就封关羽为“…真君”。明朝朱元璋信佛教,就封关羽为神,到处修建关帝庙;到了万历皇帝,他又信奉道教,又加封关羽道教的封号;到清朝更是封关羽为“帝”。

关羽之所以被不停的加封,主要是封建王朝为了建立人们心中信仰,塑造一个人们最朴素意识状态中认可的人物形象。

关羽被民间故事包括各种艺术形式传播,成为人们所崇敬的”忠,义”的英雄。封建王朝趁势塑造关羽,是为了缓解皇权与民众之间的矛盾,达到政权稳定的效果。

现在人们敬仰关羽,将其供奉成各种神,其实只不过给心理上谋求一些寄托。

在《三国演义》里,关羽被围土山,曹操派张辽与关羽洽谈,最后曹操答应关羽的三个条件:一是降汉不降操;二是两位嫂子得到善待;三是如果有刘备的消息,还是要去寻找的。

这里充分体现出关羽对刘备的“忠与义”,曹操十分欣赏。

然而这不过是演义罢了,历史上根本没有什么“土山约定”的事,而是关羽被俘既而降了曹操。关羽在曹操那里帮助曹操斩颜良解了白马之围,之后离开曹操。离开的原因,多说是因为秦宜禄的妻子杜氏。

关羽的确是投降了曹操的。但其被塑造的形象越来越高大,到了《三国演义》成了历代关羽的完美总结。

关羽的投降,变成了他“忠义”行动(关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前奏,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等,多少年来,人们多被演义的趣味蒙住了眼睛,没有去关注关羽投降的真实性。

在三国时期,讲究的就是一个忠义,前些日子我给大家讲了三国义士臧洪的故事,大家可能不太了解这个人,我简单讲一下,臧洪原本是张邈的人,后来被袁绍所任用,担任郡守。后来张邈被曹操所围,等待臧洪前去救援,却被袁绍所阻挠,张邈因此战败而被曹操所杀。

臧洪因此将怒气发到袁绍身上,率领自己管辖的郡背叛袁绍,袁绍就派兵前来攻打臧洪,久攻不下,城中粮食殆尽,这怎么办,臧洪就把自己的爱妾杀了给将士充饥,这种现代社会所无法理解的事情,在当时竟然被称义士,陈寿在著《三国志》的时候对其更是赞赏有加。

在这样一个时代,如果对主上不忠,下场都是极为惨淡的,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中的于禁,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应该都清楚这位老哥的出场率,那是随着曹操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兄弟,然而在公元219年的关羽围攻襄樊之战中,曹操命令于禁率领三万人前去救援,结果被关羽击败并且俘虏,于禁无奈投降,同行的将军庞德却宁死不屈,曹操得知消息后说:“于禁与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

对于禁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后来吕蒙袭取江陵后,于禁就到了东吴地面;曹丕称帝的时候,孙权称臣,为向曹丕示好,将于禁遣返回魏国,于禁回到魏国后遭受各种嘲笑,最后羞愧而死,追谥为厉侯。

针对这个谥号,裴松之在给《三国志》做注的时候,还写道:“围而后降,法虽不赦;囚而送之,未为违命。禁曾不为旧交希冀万一,而肆其好杀之心,以戾众人之议,所以卒为降虏,死加恶谥,宜哉!”

可以说,臧洪杀妻充饥却因为对故主不忘而被称为义士,于禁为曹魏卖命三十多年,结果因兵败被俘,最后晚节不保,遭受千古骂名。

相比之下,关羽曾经被曹操所擒,算不算投降,为什么关羽还受后世敬仰呢?

关羽被曹操所擒发生在官渡之战前夕也就是公元200年,之前刘备被吕布击败,不得已而投靠曹操,后来在官渡之战前到徐州复叛曹操,曹操率军来攻打刘备,将关羽所擒。

其实,这就已经是投降了,虽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这段刻画为“降汉不降曹”,其实也是扯淡,刘备打的就是匡扶汉室的名义,而且又有汉献帝衣带诏加持,又不是造反汉朝为何要“降汉”呢?

说到底不还是不服曹操左右朝局才反生叛变,最后也是被曹操所击败,投降曹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为何却没有受到舆论攻击呢?

其实,主要还是时间节点卡的好,前文所说于禁投降的时候,基本已经是天下三分,各为其主了,在这个时间节点投降的人,大多遭受历史清算,比如同时期刘备信任的谋士糜竺的弟弟糜芳在吕蒙袭取江陵时不得已开城投降,结果后来却遭到蜀国和吴国两国人的鄙视,糜竺后来羞愧病死,糜芳在东吴日子也不好过。

对于糜芳的评价一直到明朝时李贽才为其说了句公道话,李贽说傅士仁造反罪不容诛,糜芳造反是在傅士仁造反后迫不得已的事情,因此“情有可原”。

可见,三国时期评价一个人忠义与否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关羽被曹操所擒还处于东汉末期,当时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天下在名义上还是大汉天子的天下,将领之间远远没有上升到忠君爱国那个程度,关羽虽然投降,不算背弃刘备。

其实,当时曹操的将领除了诸夏侯与诸曹几位外,大多都是从别人那里挖来的,如果说投降的将领不能用,那曹操可能是一个光杆司令,五子良将中排在首位的张辽曾经归属丁原,后来受何进派遣去河北募兵,何进死后归属董卓,董卓被杀后又归属吕布,吕布为李傕、郭汜等人击败后,张辽随吕布开入兖州,夺了曹操的地盘,后为曹操在下邳击败,张辽率众投降曹操。

五子良将中除了张辽之外,其他如张郃曾经是冀州牧韩馥的将军,韩馥让出冀州后,张郃为袁绍所用,在官渡之战后投降曹操;如徐晃早年追随杨奉,后来杨奉被曹操击败,徐晃趁机背叛杨奉投奔曹操。

可以说,在天下大乱的时候,都是各为其主,这可以从陈琳的事迹看出一二,陈琳曾经是袁绍的“外交官”,专门写檄文骂对手,曾经写《为袁绍檄豫州文》,据说骂得曹操头痛病都好了,曹操击败袁绍集团后,最终将陈琳俘虏,陈琳随即投降,曹操指责陈琳说,当初你骂我也就算了,为何还要骂我祖宗三代。

陈琳却说当时是形势所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曹操也就原谅了陈琳,还给陈琳个官做,可以说当时天下军阀混战各为其主,但是不足以上升到忠君爱国的高度,项羽被曹操所擒,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从裴松之对于禁的评价来看,当时社会舆论认为被围困后投降应该也是情有可原的。

关羽在投降曹操后,帮助曹操斩杀袁绍大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因此表关羽为汉寿亭侯(对平民出身的人来说是含金量很高的东西),如果关羽从此跟随曹操,应该也是青云直上的路子,但是当关羽得知刘备的消息后,毅然而然回到刘备身边,这种忠义的事情,自然要被后世统治者所利用,尤其是在宋朝之后,关羽死后的地位逐渐凸显,从侯逐渐被追封为圣人,可以与孔子并肩,在清朝时期还被追封为“关圣大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的耻辱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的耻辱柱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历史天气查询,历史天气查询2345
下一篇: 如何查看历史记录,视频号如何查看历史记录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