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历史,敦煌的历史文化与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敦煌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敦煌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敦煌介绍历史与发展?
敦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其发展历程与丝绸之路的繁荣紧密相关。
敦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并击退匈奴,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其中包括敦煌。敦煌一词的字面之意被解释为“敦,大也;煌,盛也”,寓意着盛大辉煌之意,寄托了繁荣昌盛的愿望。
敦煌石窟的历史?
敦煌石窟是敦煌市一座历史悠久的石窟群,始建于公元3世纪,历经多次修建和扩建,直到14世纪才得以完全形成。敦煌石窟以其精美的壁画、雕塑和佛教故事题材而闻名于世界,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其中,第51窟和第52窟是敦煌石窟最为著名的两个窟,被誉为“敦煌双窟”,因为它们的壁画上的佛教故事图像,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佛教艺术形象之一。
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诸代相继凿建,成为庞大的石窟群。
始建年代晚于莫高窟,现存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时代的洞窟20个,窟形、壁画同于莫高窟,塑像多为后世重修。
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清代的洞窟41个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 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莫高窟开始被人们注意。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
莫高窟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建造于366年。东晋十六国前秦政权的建元二年,一位叫乐傳的僧人从中原行脚至此,不经意望到对面三危山上万道金光犹如千佛显现,于是他开凿出一个洞鹿坐禅修行,后来又来了一位高們法良,从此僧侣、画师、商贾云集敦煌从官更富商到普通百姓,教煌石营造延绵了千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敦煌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敦煌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