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放时间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华侨博物馆历史介绍?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由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先生于1960年提出倡议,2005年7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自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将要建设的消息传出后,6年来,海内外侨界反应热烈。据统计,截至2011年9月,海内外侨界主动捐款捐物者已达到近5000人,无偿捐赠文物已超过万件。所捐文物多有较高的人文历史价值,亦有属国内首见的华侨文物。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2011年9月6日奠基,2014年10月21日建成开放,免费接待国内外观众参观交流,为社会各界提供相关服务。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什么级别?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中国侨联直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国内首家全面展示中国海外移民历史和现状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由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于1960年倡议,在首都北京兴建,2014年10月落成。2019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获2019年北京市民终身学习示范基地、2018-2020年度首都文明单位等称号。
博物馆宗旨是为侨服务、为社会服务,发挥海内外联系广泛的优势,开展文物征集、保护与相关研究;举办展览和交流活动,宣传展示华侨华人发展历史和精神文化特质;向公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常设的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展出文物千余件(套)、图片千余张,展览运用图文结合、场景复原、艺术作品、多媒体等展示手法加以呈现。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的博物馆。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于2014年10月21日开放。博物馆位于北京东直门内北小街,征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设规模12700平方米,馆舍建设计划投资2.2亿元人民币,主要由国家投资建设。
2019年9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9年12月10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华侨博物院的缘起?
位于东直门内北小街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于2014年10月21日开放,为什么定在这一天,因为这是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与他有着深厚的渊源。那是在1959年5月14日,陈嘉庚先生倡议并捐资的厦门华侨博物院建成开馆,这是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的缘起与开端。到了1960年7月15日,陈嘉庚先生又向中央建议在北京兴建一座华侨博物馆,并承诺自己负责建筑费用。周恩来总理对这一动议十分赞赏,答复陈嘉庚先生,待国家经济好转,由国家投资兴建。世事多变。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在京逝世,留下50万元人民币作为侨博兴建资金。此后国家进入多事之秋,此议便被搁置和拖延下来。改革开放后,经侨界多方努力,国字号侨博工程重上议事日程,却并未一路坦途,到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时,已是2005年7月,直到2011年奠基开建。
也许是北京的文化资源太过于丰富的原因吧,华侨历史博物馆的确是门可罗雀,养在深闺人不知。如今开放常设的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分为中国人移民海外历史、华侨华人海外生活篇和贡献篇、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中国侨务等四部分,展出文物千余件(套),图片千余张。展示中国海外移民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开拓、创业和所作贡献的历史,展示近代以来华侨华人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支持以及中国侨务机构的沿革发展。
走进侨博,仿佛走入一部波澜壮阔的移民史,走入中华民族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血泪史,走入海内外赤子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自强而奋斗的心灵史。那一件件看似普通的藏品,折射出不同时空背景下海外移民的酸甜苦辣,抒写着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慷慨悲壮。栩栩如生的场景复制,重现华侨华人在海外的生活。反映华侨在海外求生活的“三刀”(剪刀、菜刀、剃刀),就复制了裁缝、厨师、理发师的工作生活场景;侨社“三宝”——侨团、侨校、侨报侨刊的相关情况也被生动再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