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解放碑历史简介,重庆解放碑历史简介100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重庆解放碑历史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重庆解放碑历史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重庆解放碑的历史介绍?
这座建筑最早兴建于1940年3月12日,1941年12月31日落成,由当时的国民政府修建,建碑的意义是:激励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勉励同胞当有抗战到底的精神,命名它为「精神堡垒」。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精神堡垒」原址上修建「抗战胜利纪功碑」,记全国军民的浴血奋战之功。「抗战胜利纪功碑」於1946年10月31日奠基,1947年8月竣工。
1949年11月30日,解放军占领重庆,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改建,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题字,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
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商业步行街中心地带,于1946年10月31日动工,1947年8月落成,是抗战胜利的精神象征,是中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
重庆解放碑为什么叫解放碑?它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样的?
解放碑原名叫“抗战胜利记功碑”,是原民国政府在抗战胜利后修建的,后来49年解放了,就将它重新改建并命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为了动员民众抗日救国,于194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中区都邮街广场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筑,名为"精神保垒"(意指坚决抗战的精神)。保垒为四方形炮楼式木结构建筑,共5层,通高7丈7尺(象征"七·七"抗战),为防日机轰炸,外表涂成黑色。
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市决定在原"精神保垒"的旧址上,建立"抗战胜利纪功碑",以纪念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纪功碑"1946年10月31日奠基,12月动工,1947年8月竣工。全部采用钢筋水泥建造,十分坚固。碑高27.5米,为八角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改建,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题字,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
重庆解放碑来历?
解放碑,原名抗战胜利纪功碑,是全中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以纪念重庆对于国家的伟大贡献。; 解放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位于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交汇处,它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碑体绝大部分呈白色,有些地方是肉色,上端有几架大钟,朝着四面八方,每到整点时,便会响起声音。塔是八角形的,最顶端有几根天线。; 历史由来:; 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市决定在原"精神保垒"的旧址上,建立"抗战胜利纪功碑",以纪念抗战胜利。"抗战胜利纪功碑"1946年10月31日奠基,12月动工,1947年8月竣工。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当时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改建,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题字,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 解放碑地区在重庆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有趣的掌故以及一些神话传说都发生在那里。如解放碑夫子池(现址上修建的是重庆世界贸易中心),原为重庆府文庙,是重庆最具代表性的文庙建筑,是有籍可考的重庆规模最大的文庙,建于宋绍兴年间。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此地都是重庆文化活动的中心,后来形成了重庆夫子池美术展览馆。; 修建时间:1947年; 碑身高度:约26米; 代表意义:; 全国唯一一座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价格:无需门票; 地理位置:; 重庆市渝中区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交汇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庆解放碑历史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重庆解放碑历史简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