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历史,保定历史名人

综合资讯网 0 2025-02-10 00:57:02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保定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保定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保定的历史沿革?

保定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早在西周时期即有人类活动,隋唐时期成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商业重镇,历经宋、金、元、明、清等朝代的更迭。

保定历史,保定历史名人

清朝时期,被定为北京八旗的进京卫所在地,是清朝政治文化的重要中心。近现代,保定曾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据点,后成为华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如今,保定作为河北省的重要城市,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同时也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保定有多少年历史了?

保定市具3000多年历史。公元447年,保定始设清苑县,为保定设县之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保定属36郡之一的上谷郡。992年起,保州城逐渐在战乱中成为废墟,1227年,元重建保州城,奠定了保定市的基础。

明代都督孟善,知府张烈文等3任知府维修保定市,因形似足靴,故有靴城之称。清朝时为直隶总督驻地。1949年建河北省,为河北省省会。1968年省会迁石家庄。

河北保定的历史有多久?

保定市具3000多年历史。

公元447年,保定始设清苑县,为保定设县之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保定属36郡之一的上谷郡。992年起,保州城逐渐在战乱中成为废墟,1227年,元重建保州城,奠定了保定市的基础。

明代都督孟善,知府张烈文等3任知府维修保定市,因形似足靴,故有靴城之称。清朝时为直隶总督驻地。1949年建河北省,为河北省省会。1968年省会迁石家庄。

关于河北保定有多少年的历史?

据历史记载,保定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晚期,当时这里是燕国的领土。随着历史的演变,保定地区先后成为中山国、后燕、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金、元、明、清等朝代的都城或重要城市,因此保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保定有哪些历史沿革?历史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说到保定的历史啊,可是三言两语都说不完的。从我们熟悉的说起,保定是唐尧的故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期,还有商、周文化在保定也有记载和传说。

都说保定是一座两千三百年古城,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保定开启了“燕赵”文化。燕南赵北,今易县筑燕下都。在此时,留名千古的故事传说被人们传颂至今。如我们从小就学习的荆轲刺秦王,后燕国又定都中山,也就是今天的定州。

后来隋唐五代,保定地区经历了动荡还有纷乱,融入了多样的文化,在动荡之中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到了宋朝,保定的地位一点点突出了。一直到了明清时期,保定在历史上占据 了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清朝时期。

清朝时期是保定最辉煌的时候,这大家都知道了。那会的保定还是直隶府,在某一程度上说,天津还曾经在保定的管理之下。在我们熟知的河北所有辉煌的时期里,都跟保定离不开关系。保定直隶总督署直接隶属于北京。唯有朝廷重臣才能在直隶府任职。

保定的辉煌历史仿佛停留在了那个时期,但是我们不遗憾,因为我们对保定未来的发展还是有信心的!

保定地处华北平原中北部,长期以来为中原地区边陲,与北方游牧民族有持续的冲突和融合。保定的人类文明久远,经历代持续发展,城市轨迹几经变迁。本文结合中国古代发展史,以保定地区的历史沿革为主线,穿插介绍对保定城市发展较有影响的历史事件。

远古时期

在保定这块土地上,最早的人类活动可追溯到两万八千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涞水智人。

约五千年前,黄帝打败蚩尤后,带领各路诸侯到釜山合符(位于今徐水),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远古的华夏大地,这里是上古尧帝的故乡,作为五帝之一的唐尧,生于今顺平伊祁山,封侯于唐县。

春秋战国

周武王灭商后,保定属燕侯国。春秋时期,分数燕、晋和鲜虞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约燕、齐之师灭中山。燕、赵重新划定疆域,现保定市辖区为燕国,以南为赵国地。明弘治版《保定郡志》载,燕昭王于今城东五里建广养城,俗称空城,为放牧战马之城,保定始有燕南赵北之称。

清苑故城

保定的建城史,始于北魏太和元年(477年)置清苑县。当时的清苑县城治所位于今保定古城的东北方向,大概省监狱一带。一说清苑得名于清苑河,据说是一亩泉河故道;也有资料记载为徐水故道经由清苑城北,左回与漕河相会。

设立保塞军和保州

时间又过去五百年,北宋时期,因清苑为宋太祖赵匡胤祖籍,又为北宋军事重镇,地处宋辽交界之地,而置保塞军和保州,取保卫边塞之意为名。作为政区名称兼地名的“保”字首次出现。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州、县治所迁至今保定城区。此乃今保定城建立之始。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陷保州,仍沿宋制称保州,又名金台驿。这里提到的金台驿,正是如今西关『金台驿街』的起源。此后二百多年,位于北方边塞的保州,一直在北方游牧民族的统治下。金天会七年(1129年),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

蒙古屠城——保州的毁灭与重生

自金贞佑元年(1213年)起,十几年间,保定城经历了一场毁灭与重生。同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军南侵,血洗保州,尽屠三日,终于腊月廿七日城陷。蒙军大肆掳掠奴隶、工匠及财物,后将全城男女老幼一律杀光。城中文物古迹、图书档案、房屋建筑尽毁。昔日繁华的保州城变成了一片废墟…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归元将领张柔重建保州城,在一片废墟之上,疏浚濠、建城池,画市井、建衙署、定民居。为保定城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开拓性的基础。元好问的《顺天府营建记》描述保州为『燕赵之奇观』、『燕南一大都会』。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取永保安定之意,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辖区与今行政区范围大体相近,历代政区变化多在此基础上调整。保定城内还有大慈阁、钟楼大钟、莲池内石桥等少数金元时期的遗存。

明直隶和保定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九月,废保定路改保定府,别名保阳郡。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称帝,定都北京,北平行都司复名大宁都司迁保。正德十年(1515年),明王朝设保定巡抚署。值得提起的是,自从元初重建以来三百多年,保定城得以发展繁荣;不想至明末,再次经历一场浩劫。李自成起义军所向披靡,攻下山西后,直逼北京,并派刘芳亮部向东推进,将保定团团围住,保定士绅张罗俊、张罗彦兄弟组织义民,助军死守保定城,经六天六夜坚守,筋疲力尽,义军攻入城内,御史金毓峒被义军活捉,金挣脱后投井而死,张罗俊兄弟六人有的被义军杀死,有的自杀身亡… 清康熙年间,为了弘扬誓死守卫保定城的“忠烈”精神,在西关皇华馆设忠烈祠,今尚残存部分建筑。

直隶的辉煌与衰落

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保定始为直隶省会。雍正二年(1724年),改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至清末,历任总督99任次,此为直隶和保定发展最辉煌的时期。随着清王朝的衰败,因帝国列强而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导致八国联军入侵。京畿一带受重创,保定府难以幸免,联军侵保期间,烧杀抢掠,众多文物古迹被毁。城门楼和角楼各四,均被摧毁。

此后民国期间,保定仍是举足轻重的角色。至新中国成立,直隶和保定的命运几经起落,省会来回变换十余次。保定终究无缘继续承载省会的角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保定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保定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查历史记录,怎么查历史记录
下一篇: 合肥历史,合肥历史天气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