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历史名人,荥阳历史名人故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荥阳历史名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荥阳历史名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荥阳书法名家有哪些?
荥阳书法家崔向前、朱银盾、朱群英
崔向前中国硬笔书协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荥阳刘禹锡诗词书画院副院长,中华民间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毕业,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皆能,尤以行草见长《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画报》、《海峡两岸书画》等十多家报刊刊登作品或专题报道。
郑姓名人有哪些?
郑 吉: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曾率兵抗击匈奴入侵,为汉始设西域都护之始。
郑 兴、郑众:河南省,开封人,系父子。兴为东汉时期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儒学进一步发扬,贡献巨大,世称“先郑”。子郑众为东汉经学家,曾任大司农,通晓《易》、《诗》等经学。
郑 羲:与郑道昭父子皆北魏名臣、书法家,郑道昭更是与王羲之齐名的“北方书圣”,为魏碑的鼻祖。
郑 虔:郑州荥阳人,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著有《军防录》。
古代姓潘的故事人物?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福建郑氏名人?
郑姓源于姬姓,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为郑伯(郑桓公),郑伯的儿子掘突以郑为姓,建立了郑国,后被封为郑武公,后传给其子郑庄公。郑国在郑庄公时期,国力甚是强大,传至十四世郑康公时,郑国被韩国所灭。
郑姓国民四处散逃,后居襄城、荥阳、郑州、淮阳、商丘等地。
福建郑氏的迁居史
三国时期,郑胄任吴国建安太守,居住在候官县(福州市区西部和闽侯县的西北部),是为郑氏入闽第一人。
晋永嘉年间(307-313年),八姓入闽,荥阳郑氏郑庠南渡入闽,其次子郑昭任泉州刺史,后任福州刺史,死后葬于长乐玉田(今玉用镇)龟山。郑成功就是荥阳郑氏的后人。
晋建兴四年(316年),都御史郑浑的妻子携带儿子郑居、郑临入闽避乱,居住在连江中卫。

唐光启元年(885年),三王入闽,许多郑氏相随。
郑杰,居古田谷口;郑钧、郑桦、郑校居宁德、连江等地;郑相居连江安德里东导村;郑德居连江南村;郑琼、郑琏居长乐。
后唐长兴元年(930年),河南荥阳郑氏郑炫入闽,居福清白石村。

郑姓在福建繁衍得很旺盛,特别是唐宋时期,福建郑氏可谓是名人辈出,桃李满天下。
福建南平市建瓯龙池村,又叫“郑氏百官村”,唐宋时期,在这里的郑氏家族共走出七品以上的郑氏官员共194人,且无一人因贪污被罢官,创造了历史的神话。

明清移民故事
在福州有个郑氏村庄,但是说闽南语(老一辈人)。它是位于闽侯县西台行政村的下梨,这个村是福州唯一一个说闽南语的村庄。
这里牵扯到明末清初的一段移民史。下梨郑氏的祖先原本是漳浦郑氏,他们是跟着郑成功一起反清复明的。当时郑成功占据台湾与清廷分庭抗礼,到了康熙年间,朝廷发兵要收复台湾,漳浦郑氏就成了朝廷征讨一个目标。因此,漳浦郑氏的祖先就带着族人迁居到了西台村下梨。

写在最后
福建郑氏在历史上出过很多名人,如明清时期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南宋开国宰相郑钰,明朝刑部尚书太子少保郑赐等。
如今福建郑氏多以郑庠为始祖,称荥阳郑氏,后裔分出许多支脉,如桂阳郑氏、西塘郑氏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荥阳历史名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荥阳历史名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