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国历史纪年表高清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历史纪年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纪年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年最早始于哪个朝代?
在中国人心目中,过年无疑是最隆重、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过年这个习俗已经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成为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这么重大的节日的起源,有着几个不同版本的古老民间传统。
如果从史籍方面考证,年的起源应该归功于帝尧。这得从我国农历历法的起源说起。
据《华夏上古志·五千年演义》记载:尧做了首领后,任命了后稷为农官,大力发展农业,农耕日渐发达。因为农业种植是靠天吃饭,播种、收获,都须掌握四时,而是掌握四时必须懂得天象,这样掌握天文知识的自然规律就显得非常重要。
于是尧把羲和、羲仲等人召来,他命羲和负责观察天象,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制定历法,以便于人们按时令从事农业生产。他又命羲仲、羲叔、和种、和叔分别住到东海之滨,南之明都、西之昧谷、北之幽都,观察日出日落的时间,和太阳南北移动的方位,确定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时节。
尧把四人测算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推算出以366日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以闰月解决的办法,确定春夏秋冬四季,四季一个轮回就称之为年。
在《尚书·尧殿》也有同样的记载:(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警授民时。分命羲仲,……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据此可见,帝尧最早确定了以年为单位的农历历法。
所谓“五谷熟曰年”。“年”是与人类生产的劳动,以及农作物生长的周期性紧密相关联的。年终岁末,对一年的好收成作个总结,庆祝一番,同时又是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新的一年庄稼获得好收成,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
我们现在过的春节也叫称作过年,农历正月初一,是农历的岁首,顾名思义,就是春夏秋冬新一年播种和收获季节的开始,是每年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它除旧迎新,继往开来,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成为人们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的重大节日。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过年至今巳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史书上有记载说自殷商时就有过年习惯。后至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刘彻据夏历中二十四节气为据,设太初历,将正月第一天定为元旦,为新年的第一天,此一直延续到民国袁世凯吋,则据西方之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把历史上的元旦改为春节。
过年也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佳节!百节年为首,过年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
几千年来,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会争相回家团聚,走亲访友,欢天喜地过大年。
过年也有三四千年历史了。
秦朝之前就有年的雏形,相传上古时代有年兽为祸人间,人们敲锣打鼓制造声响能吓走年,后来有了火药就改放鞭炮。
秦始皇当年为解军队士兵的思乡之苦,规定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放假几天。后来汉武帝规定每年的正月初一为过年,从此走了除夕辞岁过年!
前面一个回答说得对,把农历正月初一当做春节,是民国才有的,之前的这一天称“元旦”,而“春节”这个名称属于立春那一天。
这样一说,你就觉得对了,立春这一天称“春节”才合理,大家一听就明白。
民国政府的人瞎摆弄日历,乱搞什么移花接木,搞得后来的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中国上下五千年从什么时候算起?
中国上下五千年,是从黄帝时期开始算起,距今四千七百多年。
但是,国际上并不承认,因为黄帝时期是部落联盟制,还处于新石器时代。
夏朝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国际上甚至不认为夏朝存在过。
商朝出现了文字,甲骨文,出现了城市,会冶炼青铜器。
因此,国际上从商朝开始算起,认为中国文明史为三千五百年。
中国是古老的国家。我们一直说,华夏文明有着5000年的历史。这是一个概数,确切地说,中国的文明史,约在5000到6000年左右。
一、距今4000多年,中国逐步进入了古国文明时代。这一时期,生产和经济技术不断发展,区域文化逐渐整合,出现了都邑性聚落或都城。在这之前,距今6000至5000年前后,是古代中国社会复杂化和文明起源进程开始时期。
1、安徽含山凌家滩、江苏张家港东山村等遗址发现,表明距今5300年左右开始,长江、黄河及西辽河流域的文明化进程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2、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发现,表明距今5200年到4500年期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初期的国家,进入了早期文明社会。
3、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出现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成为学界共识。
4、陕西神木县的石峁遗址发现,表明距今约4100年陕北也已进入文明社会。
二、距今4000年后的夏商周时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进入了早期王朝文明时代。
商朝,中国进入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通常认为,中国的朝代从夏朝开始,但是夏朝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至今尚未考证出有力的文字记载。 商朝已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也出现了最早的文字,那就是甲骨文。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应该从黄帝轩辕时开始,黄帝打败炎帝部落后黄帝和炎帝联合起来又打败了苗族部落首领蚩尤,继而又征服了,其他部落首领,黄河两岸流域的各个部落都归附到炎黄部下,接受炎黄二帝的领导,这是最早的中国雏形,此后又经历了颛顼、帝喾,太昊等数个总领导的统治,再经历尧舜禹禅让制的时代,这就一千年过去了,大禹接班后统治了几年后,他的儿子夏启把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成了家天下,建立了奴隶制的夏朝,此后朝代有了国家的概念,再往后说就是商朝,周朝,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到近代,这段时期又是四千多年,从黄帝算起到现在就是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泛说,根据文献记载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国夏是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因此从夏朝往下大概四千多年,但是在夏以前,也就是距今1万年前,我们中国就已经进入新旧石器时期交替的时代,从一万年前到夏朝这段时间是我们上古时代,也是我们三皇五帝时代,这是一个见于传说的时代,其中有我们熟悉的三皇: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当然这是一种说法,实际上各个古籍里说的不一样,也有说女娲是三皇之一,总体而言这段时期是个传说的年代,这其中大家认为五帝之首的皇帝是生活在公元前2700年左右,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的共同祖先,因此从黄帝开始算起,往下至夏朝差不多一千年,这边合起来就是距今五千年了。
准确的说应从伏羲的存在时期算起才是,因为伏羲是人文始祖,是一画开天的鼻祖,盘古神的真实性代表人物。天寓示着上,地寓示着下,所以,他是人类史上混蒙初判的第一人,是证明了上下的始祖,如果对伏羲的历史考古为八千年的话,那么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应该是八千年才对。要不上下的意义就毫无价值,天堂地狱就无从谈起,人往高处在,水往低处流的事就没什么道理可言。
明朝,清朝各统治多少年?
1、明朝共统治二百七十六年,清朝共统治二百六十七年。 2、明朝(1368-1644年[1]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明朝时期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达、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人口方面,《明实录》所载明朝人口有7000余万。明朝是继汉唐宋后又一个强盛的中原王朝。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修史书《明史》中评价明朝是“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3、清朝(1636—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后历经康雍乾三朝,发展至鼎峰。这一时期多民族统一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明朝:1368年―1644年,共存在276年。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开始,国祚276年。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起,总计29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1、 明朝共 统治二百七十六年, 清朝共 统治二百六十七年。 2、 明朝(1368-1644年[1]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 明朝时期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达、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人口方面,《明
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纪年法是什么?
历史上使用最长的历法是从夏朝开始使用,“农历”所以也叫“夏历”。
农历是以太阳为准的历法;阴历是以月亮为准的历法;阳历鸦民战争传入中国的历法,是世界通用历法。农历和阴历有五千年历史;阳历(公元)有2019年历史。谁更长?
公元纪年法。
公元纪年,源自古埃及太阳历。4000多年前埃及人根据天狼星的出现,及尼罗河泛滥的日期规律,计算出一年约365天。
欧洲人第一次在公元前46年,古马罗马儒略.凯撒大帝主持修订历法,以埃及太阳历为基础制定的历法。第二次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主持修订,叫格列历,即现在的公历。
中国历法,最完整的资料是汉武帝时的《太初历》,太阳历与月亮历合历,太初纪年法。太初纪年,木星即岁星,约十二年(11.862年)绕天一周。
公元85年,汉元和二年,颁布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不断修改完善,直到清朝结束,停止干支纪年历法,改为公历,公元纪年法。
我是农村俗人,我来回答。
所谓“纪年”,指的是人们给年代起名的方法。古代中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在漫长的岁月中,也演变出数种纪年方式,今天的中国历法就为你介绍,我国历史上的纪年法有哪些。
我国历史上通常使用的纪年法有三种:
1、干支纪年
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成亥)的合称,以十干与十二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六十年后周而复始。
干支纪年法大约始于东汉,也称农历纪年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使用的就是干支纪年法,例如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采用的干支纪年法来计算,而1997年是农历丁丑年。
2、斋号纪年
西周共和十四年后,周朝史书中出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鲁国史书《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宣王”和“隐公”均为帝王或诸侯的谥号,这就是帝号纪年。
3、年号纪年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号。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建立过600多个帝王年号。
近现代中国的纪年方式
进入近现代,中国大陆地区在中华民国成立后曾采用过民国纪年法。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很方便,民国换成公元,只要民国年数加上1911即可。如民国8年五四运动爆发,8+1911=1919年,即公元1919年;相反,公元换成民国,只要公元年数减去1911即可。
当然,如今人们日常使用的,是世界通行的公元纪年法,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在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中,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主的年份,而在耶稣诞生之前,称为主前。现代学者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称用公元(C.E.)与公元前(B.C.E.)的说法。
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但是也并没有废除农历,现今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纪年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纪年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